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舟山

“985”行动进行时丨海洋环境感知领域 东海实验室聚力“专精尖”

2024-03-29 10:42 来源: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下潜深度可达200米,配备多种传感器等设备,可以提供准确、实时的海洋数据和图像。近日,记者来到东海实验室海洋机器人技术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白继嵩正和团队成员给“第三代防灾减灾水下机器人”的传感设备做调试。

“这款机器人主要针对东海海域的特点而研发,包括声呐的类型,采集的精度都是区域专门定制化的,围绕感知海洋防灾减灾分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白继嵩介绍,该机器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在今年6月份完成初步的总体组装,并进行下水实验。

以海洋环境感知为主攻方向,近年来,东海实验室重点聚焦海洋智能感知技术及新质装备攻关、工程应用和产业转化,相继建立了海洋遥感探测技术研究、海洋传感器技术研究、海洋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海岸和海洋环境数字孪生研究、海洋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海洋机器人研究、海空电磁感通装备研究、水下声感知装备研究等10余个团队。实验室人员规模突破百人,承担各类省部级项目30余项,其中有5个千万级科研项目,在海洋环境感知领域初步形成了“专精尖”的发展态势

在海岸和海洋环境数字孪生研究所,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昕正与团队成员讨论亚太印区域海岸和海洋环境数字孪生系统2.0的发展方向。张昕博士去年5月加入东海实验室,刚到的时候他还是个“光杆司令”。之后,东海实验室向全球广发招才引智“英雄帖”。7个月后,10余名志同道合的高精尖人才就与他走到了一起,目前团队成员博士学位占到80%以上。今年团队获批了一个中央防灾减灾的基金,总金额达4000万元,要在一年之内,开发形成30多套设备。

“围绕打造一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三支队伍’建设目标,坚定走好专精尖特色之路,加快建设‘千人大院’,主动赋能舟山市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东海实验室党委委员、主任助理宋春毅表示,实验室将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创新做法,聚焦海洋智能感知装备与产业化,全面提升实验室队伍科研服务的效能,不断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

记者:虞仁珂

通讯员:周剑辉 虞一林

竞舟客户端

此新闻可在《竞舟》APP同步收看,扫码下载随时阅读舟山新闻